找到相关内容787篇,用时7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见鬘论——略说见及乘差别

    造作呢?在毗婆沙宗(一切有部中以毗婆沙论为主而得名,通常称有部)有些论者讲说行,而不说生住灭,讲说性与种行性;经部以上的解说,刹那变化是因为生起的因,本身具有变化的性质,因为生起之因与变化之因,...所说的解脱,是如何对治烦恼,以此为基础而讲说的,就可以称为佛法。如果以断十恶业来说,就不能说是佛法,因为其它的宗教也有类似此种禁戒。例如因为法律规定不能杀生而不杀生,这也不是属于佛法,而说杀生会堕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752509.html
  • 佛教的自我教育与生活实践

    豪宅等追求,而应视体质、经济、社会文化环境等状况而调适。   智者大师在《摩诃止观》中提及“二十五方便”的渊源,是“此五科出‘大论’,一种出‘禅经’,一是诸禅师立。”(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,第三十六页上)据日本学者安藤俊雄的研究,其中呵五欲、弃五盖、行五科,乃援引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七章的内容而规定,又具五缘系援引禅经,调五事即多参照诸禅师之说法而来。[注15]可知“二十五方便”是智者大师...

    觉启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4353617.html
  • 佛教问答750题(1)

    答:者为佛法僧,以能利益世间,希有难遇,故喻称宝。  4.问:何者为佛?  答:佛者得无上正遍知之人,教主之德号,其义为觉者。所谓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也。  5.问:何者为?  答:法者救世度人之...也。  7.问:皈依之式若何?  答:在佛僧前,焚香礼拜,长跪合掌,至心发愿。誓言:弟子某,皈依佛,皈依,皈依僧,如是称。又言:弟子某,皈依佛竟,皈依竟,皈依僧竟,如是称。  8.问:皈依三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2254323.html
  • 浅明自悟唯识种子颂

    ,故称“藏识”,藏有种意义:“能藏”“所藏”“执藏”。“能藏”者为能藏一切种子,令诸法种子不失没,能藏为阿赖耶识,所藏是种子,“所藏”为前七识所熏的种子,藏在阿赖耶识中,则受熏的种子是“所藏”,...”()“所缘缘”(四)“增上缘”。“因缘”者又叫亲因缘,因缘虽说是缘,事实上它是因。就是有为真正的亲因,此法体有二,(一)是能生的种子,(二)能生的现行,所以为种子生种子,和种子生现行,现行生种子...

    陈国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265460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止观开示之特色── 吕胜强 美东同净兰若

    见神见鬼的低级信仰合流。、发神通:五通是天眼通,天耳通,他心通,宿命通,神境通。修得第四禅的,依方便能引发五通,这是超越常情的知见。宿命通能知自己与他人的宿世事(知未来事,是天眼通,但未来是不定,...在求解脱,解脱是乘圣者所共的;而要达到这一目的,必须以甚深智慧,遍一切诸法而通达它。换言之,慧的所观境,即是一切,于一切的空无我性,能够通达,究竟悟入。所以佛法最极重视的出世慧,其特质是在一一...

    吕胜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654795.html
  • 《摩诃止观》的实践方法探究

    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。如上说。谛一谛非非一。一色一香一切。一切心亦复如是。是名理即是菩提心。亦是理即止观。即寂名止即照名观。名字即者。理虽即是日用不知。以未闻谛全不识佛法。如牛羊眼不解方隅。或从...蔽起即法性起。蔽息即法性息。   无行经云。贪欲即是道。恚痴亦如是。如是中具一切佛法。若人离贪欲而更求菩提。譬如天与地。贪欲即菩提。净名云。行于非道通达佛道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。即涅槃相不可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854797.html
  • 论天台一念三千

    宗的宗祖实际为智者大师。智者大师所传的宗旨,以教观总持,解行并进,一变当时北方偏重禅法,南方偏重义理的学风。著有天台大部——《法华玄义》、《华文句》和《摩诃止观》等。  在天台大部中,《法华玄义》是...晚年的思想结晶,使得一心三观的思想更进一步圆熟。由智师向上推溯,它是一大果实;向下演变,它是活水之源。所以荆溪湛然大师在《止观辅行》卷五之云:  大师于觉意三昧,观心食法,及诵经。小止观等,...

    利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3654883.html
  • 从《童蒙止观》看天台止观修习法要

    一衣。如释迦牟尼佛雪山苦行,因堪忍成就。(二)中品衣法:如迦叶尊者,只有畜粪扫衣。()下品衣法:畜百一等物,不过须要说净。  四种食法:(一)深山绝世,草果随时。(二)常行头陀行,受乞食,能破四...教授善知识:以善巧方便,教之调伏内外身心禅定法门,开示教导,使修行者得大利益。  其中以教授善知识最为重要。教授师须具足十种条件:(一)守护戒律;(二)证得禅定;()具足观察世出世间智慧;(四)以...

    悟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0554983.html
  • 阿含经讲义

    含译为“归”。序文中说:“归者,盖是万善之渊府,总持之林苑……道无不由,无不在,譬彼巨海,百川所归,故以归为名。”此是由教理的立场,以阿含为诸法之归趣。  ()在道安的“四阿鋡暮抄序”中,...经〉  当通四阿含......当诵阿含〈增?序品〉  日闻一阿含〈佛说处处经〉  以上所列皆出现于新出部分。第一在异译之“佛说七知经”又与增.的同类经中均无。第二在异译“佛说是非法经”中亦无。又...

    安井广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1155316.html
  • 曾其海著:天台佛学(2)

    心法问题上,主张“心即是即是心”,不说心在前,也不说法在前,融心法于“性具实相”。在真俗问题上,主张“真不碍俗,俗不碍真”,把真谛、俗谛融于“中道”,得出谛圆融,如此等等。  以千途异说,随顺...的文字,延寿是说,尽管佛经千种,说法有异,这是由于随便机宜而产生的,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,无不指归一。故万圆通。  基于以上认识,延寿把天台、贤首、慈恩、“性、相宗”的“知法比丘”组织起来,让他们...

    曾其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2655938.html